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讲座稿
课堂教学是教师完成其“传道”、“授业”、“解惑”任务的主要场所,是学生完成学业,发展智力,丰富情感,形成高尚审美情操的主要阵地。早在300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指出:“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这种以“少教”达到“多学”的愿望,是历代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这种目标的追求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达成教学目标,又能让学生多学,这是我一直在探究的课题。我发现,保证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前提是教师要有精湛的教学技艺和科学的教学方法。近几年来,我一直从精心备课、有效提问、指导学法、及时反思、增大容量等方面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较好效果。
一、有效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常言道: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备而来”,方能“胸有成竹”。对于教师而言,你备好了课,不一定能上好课,但是你要想上好课,却必须要备好课。于是,备好课自然而然成了上好课的前提。
1、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教参、教材。因为本人是2008年进的中学,对初中课程标准很生疏,于是,在备课之前,我找来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认真研读它对每一学段教学的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教师用书及教材,了解每个单元的主题以及本单元在全册的位置,明确每组教材的编写目的,同时联系每单元的内容和训练重点,构思备课。为了能备好课,我努力做到细读课文,对课文内容了然于胸。课后的思考题我也仔细阅读,了解了每道题的设计意图。在此基础上再确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和教法学法。我严格要求自己每一节课都这样备课,我发现有准备的“仗”打得更有意思,我也从中获得了自信。
2、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备讲,备导。要想上课的效果好,教师的只言片语就都要精心推敲,所以从课前的导入语,课中的过渡语,到点拨学生回答的导语,再到课后的总结语,我都进行了精心设计,力求为上课的重点服务,力求为引导学生服务。备问,问题的设计也要精心考虑,教师设计的问题要突出教学的重点,凸显单元训练重点,要少而精,要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备作业,现在的作业要求有拓展有延伸,这样学生才会有所提高。所以,每次备课,我都要广泛查找资料,精心设计练习和作业,做到既减轻学生负担,又达到训练、巩固、提高的目的。
3、备学生。学生是上课的主体,因此要了解学生的朗读水平,理解能力,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才能适时调控,恰当引导。我班的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能力较差,主动提问的动力不足,抓重点句子理解的能力差,因此我在这些方面会特意做好引导的准备。
精心的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所以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更认真的备好每一节课,努力地提高课堂质量,让学生们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二、有效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提问是触发学生思维的引言,是激发学生觉悟的契机,是教学检测的手段。提问的质量制约着教学进程能否推进,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要运用好提问,应当注意这样几点:
1、提问要有计划性。一堂课要提问几个问题,对于所提问题的切入角度都要进行精心的构思。先问什么,后问什么,教师要胸有成竹,精心策划。提问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步步深入。教师思路明晰,也对学生思维起着潜在的导向作用。
2、提问要有启发性。提问要促进学生思考,要减少或避免走过场的应答式提问——简单地问“对不对”、“好不好”这种应答式的提问,思维的含量很少,表面热闹,价值不大,而这样的提问在教师实际课堂教学中大有存在。
3、提问要难易适度。提问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不可过浅,以免走过场;又不可过难,以防学生茫然失措,产生畏难情绪。教师应把大的、难的问题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小问题,以减小每次提问的难度,减小提问之间的坡度,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
三、指导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障。
“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十分重要的。
1、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一篇精读教材放在眼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从平时语文的教学中观察,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学生的预习积极性不高,效果不佳,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一部分学生在课上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没有深入思考,回答问题不全面、不深刻。分析其原因:学生没有掌握有效的预习自学的方法,学习的自主性、主体性没能充分的发挥。这样一来,学生自身蕴含的丰富的潜在能力没能得到充分发挥,禁锢了学生思维发展和智力开发。因此,指导学生科学地预习,掌握预习方法,迫在眉睫。要具体教学中,我教学生从以下方面进行预习,效果显著。
(1)明确目的。开始时给学生布置预习的范围,帮助学生找到重点、难点,以后逐步给学生布置预习提纲。心理学研究证明:带问题读一遍比不带问题读五遍效果要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就得边读边思考,从书上找答案,这种学习主动积极,效果当然高了。
??(2)鼓励质疑问难,学做预习笔记。学生预习时,除了抄写课文的重点词句外,,还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把弄不懂的问题记下来,为上课时弄懂这些问题做好思想准备。
??(3)教给“圈、点、批、注”的预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站在书上看书”,首先要学会对书圈、点、批、注,把看了书的感想、想到的问题批、注在书上。宋朝学者朱熹读书时喜欢用各种彩色笔做记号,初读时,把有体会的地方用红笔画出,再读时用青笔画出,以后用黄笔,最后用黑笔,他说这样可以“渐渐向里寻到精英处”。做记号的方法对学生也是非常有用的,因此,我和学生商量几种常用的记号,如直线(—)表示比较重要的内容;曲线(~)表示特别重要的内容;重点号(.)表示关键的词语;问号(?)表示对句子或观点的质疑等等。
2、指导学生听课方法。听好课是学生获得新知识、发展智力的中心环节。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课堂上听懂多少,当堂消化多少。听懂的多,消化的多,课后做起作业来时间用得少,心情也轻松,既可以腾出时间把各门功课学得更深更广,又有利于发展兴趣爱好,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得到全面发展;相反,如果没听好课,课后做作业不但费时间,还会感到学习有压力,时间长了,就会对学习产生厌学怕学情绪,各方面也得不到发展。所以,我经常对学生进行听课方法指导,让学生明确听课目的,听课时要集中注意力,动耳听清知识的来龙去脉,要指导学生学会动脑思考,加以分析、归纳,将知识进行整理以便加强记忆,动手将重点内容做笔记以备复习。
3、指导复习方法。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具有先快后慢的特点。这就要指导学生及时复习,到后来可间隔一定时间再复习,间隔时间随复习次数的变化越来越长。学习方法一旦被学生掌握,课堂教学效率就必将大大提高。
四、及时反思,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和课堂教学实践作为思考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冷静的思考和总结,对自己在教学活动过程和课堂教学实践中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本人认为,每堂课后,及时认真的进行课堂反思,总结得失,是一种不断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很好办法。因为根据杜威和黑格尔的观点,反思是行为主体对自身既往行为及其相关观念自觉进行异位思考的认识活动。我们老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反思,主要是指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或失败的因素,提出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分析课堂教学中成功的原因,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审视、分析和反省,促使自己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获得不断提高的认识过程。反思应做到:反思所得,发扬长处,发挥优势;反思所失,汲取教训,弥补不足;反思创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我通常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1、课堂教学目标是否恰当,2、课堂教学导入是否引人入胜,3、课堂教学环节呈现是否多元化,4、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是否恰到好处,5、课堂教学气氛是否动静适宜。
课堂教学看无定法,实际上是有一定的规则可循,只要深究新课改的理念,不断探索与研究,不断反思与总结,总能寻觅到适合当前教学实际的潜在规律,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虽然目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和途径各式各样,但我认为,其中课堂教学反思毫无疑问对我们老师尤其是青年老师来说是一种非常有效且十分必要的手段。我依旧会像往常一样,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努力地进行课堂教学反思,使之成为我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的不二砝码。
五、增大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
目前有些课堂教学存在着节奏缓慢、信息量不足的现象。课堂上供大于求,学生吃不饱,只好等待,一些自制力较差的同学就会乘机开小差,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积极性不高。这也是造成课堂教学效率偏低的一个原因。
如何加快节奏,增加容量。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①减少教学过程中不必要的环节。②提倡精讲,少作长篇大论,点到为止,避免“言者滔,听者瞠目”。③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如规定几分钟看完一篇文章,并概括段意,提炼中心)、快速识记的能力(如在规定时间内背诵课文,默写生字词等)、快速作文的能力(如在45分钟内完成作文批改)。④充分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实践证明,由于充分运用了电教手段,一篇一般要2课时或3课时的文章,只需一半时间就可结束。如《故宫》、《苏州园林》,我一篇课文就准备了二十余张投影片,大大节省了板书时间,而且提的问题比较明确,课堂节奏快,教学效果好。
做到了这些,我们才能挤出时间,才能进一步增加语文教学的容量,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们可以把预习、练习纳入课堂;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安排选修教材的教学;可以增加演讲、辩论、知识竞赛、读报交流等活动。
总之,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绝非一日之功,我们只不过是在摸索中不断前进,在前进中不断摸索,希望能走出一条活且实,快且优的教学之路。
求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视频讲座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视频讲座
http://profile.***.com课文范读、朗读、辅导、课堂实录.....都有
哪里有小学教师资格证面试 语文的资料或视频啦?
1、事先熟悉小学课本,大概看一下重要篇目的教学设计,知识点等等,应该背诵的篇目把它背下来,怕万一面试官现场让你背诵。
2、你可以将事先准备好的所有篇目的教学设计打印出(这样就不用带那么多课本和参考书了),带到面试现场,因为现在面试改革,不知道能不能让你看,如果可以看,你就看你的资料,如果不行,他们肯定有地方让你放好这些材料的,就自己上阵。事先有准备的肯定不怕!!
3、现在没有给出篇目范围了,你最好把各个不同类型的课文自己先准备一下,弄一个模板,比如诗歌的、现代文的、写人物的、写景物的、拼音等小学很基本的内容搞清楚,就不怕啦!
4、关于课文的主旨和主要内容,如果当场不让你看参考资料的话,就要看你自己的解读了,他肯定会引发课文的原文给你的,所以你可以自己解读啊,小学课文的解读还是不用怕的,肯定能解读出来,不要把课文主旨理解得太难,贴合小学生的实际,真善美啊、热心助人啊、思念家乡(古诗)、景色美(国家山河美)等等之类的,小学课文的主旨都很明显的,不会很隐晦的,所以你按照自己的理解应该是没问题的。
5、试讲的确不会给你45分钟一堂课的时间来讲的,如果面试官想知道你整堂课是怎么上的,他会让你说课,说课也是在10-15分钟完成。如果面试官想看你上课上得怎么样,那他们会让你试讲,试讲时间应该也是十几分钟左右,但是不是让你在十几分钟内讲完45分的内容,而是只挑选一节课中的一部分来讲,像正式上课一样,上其中的十几分钟。
6、下面没有学生,你只能假装下面有学生,提问也只能提问面试官,把他们当学生,或者你自己创设情境,假设学生回答了。去考这样的试都是这样的。
另外,第5点中说到的说课,说课和试讲是不一样的,教育局考试也有可能说课。说课是指你要分析这篇课文在教材中的作用、教学的目标以及重难点、学情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安排、板书安排,把这一系列内容说给面试官听。
祝你成功!只要做好充分准备,一定会过的,加油!
小学生语文复习资料
复习资料——名句142条
名句集锦
1、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僖公十年》)
2、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左传》)
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4、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5、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7、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三章》)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9、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1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11、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14、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15、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吕氏春秋·尽数》)
1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17、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18、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19、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班固《汉书》)
20、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21、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黄琼传》)
2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23、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范晔《后汉书》)
24、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小已。(曹操《龟虽寿》)
2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2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7、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28、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枚乘《上书谏吴王》)
29、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晋·傅玄《太子不少傅箴》)
30、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新五代史·晋书》)
3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膝王阁序》)
3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3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35、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
36、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唐·韩愈《原道》)
37、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陋室铭》)
38、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9、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
40、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41、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僧云览诗中之句)
4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43、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4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宋·苏试《水调歌头》)
4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宋·苏轼《水调歌头》)
4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47、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宋·朱熹《中庸·十三章注》)
48、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俞文豹《清夜录》)
49、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
50、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宋岳飞《满江红》)
51、着意栽花花不发,等闲插柳柳成阴。(元·关汉卿《包待制智斩鲁斋郎》)
52、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元·虞韶《日记故事》)
53、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元·李开先《宝剑记》)
54、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无名氏《争报恩》)
55、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元·李寿卿《伍员吹萧》)
56、养军千日,用军一时。(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
57、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明·刘基《卖柑者言》)
58、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明·解缙对联)
59、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60、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明·冯梦龙《古今小说》)
61、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明·冯梦龙《古今小说》)
62、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63、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增广昔时贤文》)
64、破屋更遭连夜雨,漏船又遇打头风。(施耐庵《水浒传》)
65、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施耐庵《水浒传》)
66、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施耐庵《水浒传》)
67、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吴承恩《西游记》)
6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顾炎武《日知录》)
69、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70、拼得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转回。(清·秋瑾《黄海舟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
71、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清魏子安《花月痕》)
72、鲁迅名句: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自题小像》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自嘲》)
名句集锦(二)
73、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74、爱民者强,不爱民者弱。
75、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76、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77、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78、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79、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80、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81、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82、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83、勤能补拙,俭以养廉。
8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85、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86、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87、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88、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89、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90、既来之,则安之。
91、管中窥豹,只见一斑。
92、乐极生悲,否极泰来。
9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94、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95、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96、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97、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98、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99、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
100、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101、伟大出于平凡,理论来自实践。
102、自满的人学一当十,虚心的人学十当一。
103、孔小不补,孔大受苦。
104、从善如流,疾恶如仇。
10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06、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107、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08、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109、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110、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111、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112、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113、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114、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115、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116、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117、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118、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119、人有失足,马有失蹄。
120、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21、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122、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123、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
124、若要人敬己,先要己敬人。
125、台上三分钟,台下三年功。
126、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127、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128、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129、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30、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131、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132、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133、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走如风。
134、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
135、一个好汉三个帮,一排篱笆三个桩。
136、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137、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13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139、小不忍则乱大谋。
140、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141、熟能生巧,勤能补拙。
142、马虎失街亭,大意失荆州。
五年级语文阅读训练(二)
班级: 姓名:
天山 美 景
七月间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远远地被抛到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使你感到秋天般的凉爽。蔚蓝的天空衬着矗立着的巨大的雪峰,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入云影,就像雪白的绸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色的暗花。那融化(rónɡ rōnɡ)的雪水从雪峰的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闪耀着银光。在那白皑皑的群峰脚下,是连绵不断的翠(cuì cuī )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无数撑大的巨伞。夕阳西下,阳光透过重重叠叠的枝丫,在苍绿的苔藓上留下了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小山坡上,一条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两岸,到处是高过马头的鲜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绚丽夺目。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也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的鲜花。
虽然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这时的天山更美丽?
1.从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读音。
2.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3.耸立( ) 酷热( ) 特别( )
4.照样子,在文中找出描写颜色的两个字以上的词语,并记住它。
雪白、五彩缤纷 、 、 、
4.找出文中的两个打比方的句子,用“ ”划出,读一读并填空。
A.第一句把 比作 。
B.第二句把 比作 。
5.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A.骑马走在花海中,觉得人 ,马 。
B.文中作者具体描写了 、 、 等景物,写出了天山景物的美。
6.找出文中同诗句“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的《鹿柴》)的情境相似的一句话并写下来。
7.把文中揭示中心的一句话用“ ”画出来。
8.想想,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